•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养育未来20年长期追踪研究介绍

(文末附最新发表的相关论文列表  )  

 

一、养育未来20年追踪项目简介:

样本地区:陕西省陕南地区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的23个县120个村的2703名儿童及其家庭。

项目目标:项目团队在前期的儿童早期发展随机干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对样本儿童不同阶段开展的追踪调查,通过20年长期追踪调研形成人力资本长期发展数据库,有助于国家了解人力资本储备情况的动态,总结符合我国现实的人力资本发展和经济规律,充实我国人力资本理论,为国家投资人力资本提供决策参考,从根本上促进人力资本发展。

开展活动:为了评估0-3岁早期干预对人力资本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自2020开始,在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项目团队持续追踪秦巴山区3个市120个村2703名儿童,计划每三年追踪一轮,共追踪6轮,具体是在这批儿童学前教育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和工作阶段开展追踪调研(如图1)。

 

目前所处的阶段:

第一轮追踪调研(学前阶段):2020年3月-2023年3月(已完成)

第二轮追踪调研(小学阶段):2023年3月-2026年3月(进行中)

 

开展的测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在小学初期阶段的长期影响进行衡量:

1、儿童层面:

·营养及健康状况(身体发育评估):身高、体重、营养膳食情况;

·认知发展能力评估、阅读素养评估等;

·非认知发展评估: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技能及负责任的决策等;

2、照养人层面:教育决策,自我效能,教养方式,教育期望,主观幸福感、抑郁、焦虑、压力倾向等;

3、 家庭层面:家庭结构,人口健康水平,迁移,父母职业,收入和支出,教育投入等;

4、 教师层面:教师个人特征,培训情况,工作负担,教育活动情况等;

5、 学校层面:学校规模,费用,设施情况,人员构成,家校联系,课程设置等。

 

二、项目背景和价值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20期《求是》发表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署名文章,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亟待提升人力资本。鉴于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提高未来劳动者人力资本“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随年龄逐步下降,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托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更要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早期发展。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脆弱期。这一阶段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综合发展能力奠定了儿童实现其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充分利用儿童早期的机会窗口进行干预对促进其大脑发育,对改善未来人力资本的质量至关重要。佩里学前教育项目年社会回报率为7%~10%,高于二战结束至2008年5.8%的股市回报率。一项来自中国农村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投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投资回报率为7%~15%,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实施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大致相同。

 


儿童早期干预是改善儿童早期发展的有效方式。在牙买加进行的一项规模相对较小(129人)的开创性研究显示,在两年的干预期结束时,以儿童社会心理刺激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对弱势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对包括未来学习成绩与终身收入在内的一系列人力资本结果产生潜在的影响(Grantham McGregor,&Walker,2015)。近二十年来,儿童早期干预项目的短期效果已被来自多个中低收入国家(包括哥伦比亚、肯尼亚、巴基斯坦和中国农村)的证据广泛证实, 表明了在婴幼儿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和投资对个体长达30-40年对其健康、经济状况等都有显著的影响。(Attanasio et al.,2015;Sylvia et al., 2021;Yousafzai et al.,2016; Zhou et al.,2019;岳爱等,2019)。因此,当前的研究重点已从小规模早期干预的有效性转向讨论高质量的儿童早期干预项目如何能够实现规模化推广和复制,尤其是在国家层面的推广。

 

截至目前,国内外有诸多进行儿童早期发展干预的研究项目,其中也不乏进行影响研究追踪的,但是追踪时间长达20年之久,样本数量高达千人的追踪项目绝无仅有。此外,现有国内外追踪项目存在追踪时间段无合理设计、较为随意不连续,这将导致在研究结果中很难对比、识别不同阶段的影响以及其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若顺利完成20年长期影响评估,无论是项目实践上还是研究理论上都会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第一,能为大样本、长追踪的研究项目总结研究范式、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及校企政合作模式。第二,本项目能够识别并评估样本儿童各阶段入学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长期生长轨迹,是否存在追赶性增长;第三,本项目可验证0-3岁早期干预策略的精准性和对个体人力资本累积的长期有效性;第四,能够形成人力资本长期发展数据库,有助于国家了解人力资本储备情况的动态;第五,能够总结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本发展和经济规律,充实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第六,为国家及政府部门进行人力资本公共投资提供决策参考,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长期追踪阶段性效果

 

1、早期干预对样本儿童不同阶段发展的影响

图中横轴表示评估或追踪时儿童的年龄(月龄),纵轴表示影响的标准化系数。由图可知,与没有接受干预的婴幼儿相比,本项目前期对6-24月龄的婴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活动干预可以显著地促进人力资本不同阶段的认知或者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具体而言,干预了一年后对18-36月龄儿童的认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干预了两年后对30-48月龄儿童的认知和语言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干预期两年结束后的第四年,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研究发现,早期2年干预不仅对4-6岁的认知和语言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儿童的非认知能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且研究发现这种对于认知、语言和非认知能力的积极影响在儿童小学阶段也是存在的。也即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早期干预在短期和中期内对孩子的认知、语言和非认知能力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早期干预对样本儿童发展影响的路径分析

(1)早期干预通过影响照养人的养育行为,从而促进了儿童的发展

图中横轴表示不同类型的养育行为,纵轴表示影响的标准化系数。在探究早期干预是通过什么路径对儿童的发展的产生影响时,我们发现早期干预可能会通过改善家长的养育行为从而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比如早期干预通过增加家长养育时间的投入,如一起读书或者看绘本、讲故事、唱儿歌、户外游戏、用玩具玩游戏、给东西命名、数数或者画画等科学养育行为的投入,进而对儿童认知、语言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就是接受了早期干预的家庭,在干预结束后可能已经养成了阅读,唱儿歌,跟孩子友好互动的习惯,从而对小学阶段的儿童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早期干预通过影响照养人心理健康及教育期望从而促进了儿童发展

图中横轴表示不同类型主要照养人心理健康状况,纵轴表示影响的标准化系数。通过影响路径的分析我们还发现,早期干预还可能会通过降低照养人的心理健康抑郁程度和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进而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结束后,对干预结束后2年的儿童进行追踪调研发现,早期干预显著的降低了主要照养人发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的风险,并且提高了他们对孩子教育期望。这些积极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更高的教育期望可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认知滞后比例对比

本研究使用中文版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四版(WPPSI-IV)评估样本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认知能力,包括言语理解、视觉空间、流通推理、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共同组成儿童的总智商。根据全国常模,五个方面和总智商的均值均为100,标准差为15,低于一个标准差被认为发育“迟缓(浅灰色)”、低于2个标准差被认为发育“严重迟缓(深灰色)”。

 

图中纵坐标代表发育迟缓/严重迟缓百分比。由图可知,与全国百村调查数据相比,宁陕地区的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认知能力各方面发育迟缓的比例较低。具体来说,与百村调查数据相比,宁陕地区儿童在幼儿园阶段认知能力“总智商”、“言语理解”、“视觉空间”、“流通推理”和“工作记忆”这五个方面发育迟缓的比例更低,而“加工速度”与百村调查数据持平。然而,宁陕地区儿童在幼儿园阶段认知能力各个方面发育严重迟缓的比例与百村调查数据基本一致。进一步比较发现,在百村调查数据中,加工速度这一方面的认知能力发展情况最好,而言语理解方面迟缓比例最高,表明此方面的发展相对较薄弱。而在宁陕地区的数据中,各个方面的认知能力发展情况相对均衡,各方面迟缓发生率在8%-14%之间,整体儿童发展相对较好。

 

 

2、认知滞后分布对比

图中描述了宁陕地区儿童和百村儿童在言语理解、视觉空间、流通推理、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五个方面以及总智商得分的正态分布情况。图像越窄代表数据的方差越小,数据越能集中描述样本的总体得分,且图像越向右偏移,代表样本分布在得分较高的区间的占比越多,代表样本的得分表现越好。图中横坐标代表标准差,纵坐标为概率密度。由图可知,宁陕儿童认知能力的正态分布曲线。除了“加工速度”基本与百村调查数据持平外,其他方面和总智商的分布都更偏向右边,说明宁陕地区儿童的得分更好,表现更优秀。

 

 

创建时间:2024-12-09 16:44
首页    养育项目现状    养育未来20年长期追踪研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