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村庄里的养育师:活成一束光

 

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养育师们如温暖之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郑燕从不后悔成为一名乡村养育师,她觉得在进入“养育未来”项目前,自己的人生可能有很多选择,但真正成为养育师之后,她认为“这份工作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自2017年9月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启动“养育未来”项目以来,养育师们已耕耘多年,穿越山川,深入乡村每个角落,用爱心和智慧浇灌孩子们生命里最为重要的1000天。七年间,无数简单却感人的故事在这里上演。现在,我们愿将这些默默奉献的养育师的故事带到阳光下,让更多人见证他们的力量,聆听那些微小却真实的声音,感受他们如何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光。

 

乡村养育师 郑燕

图注:养育师郑燕细心整理养育中心图书

    上午十点前,赶到位于华严村的养育中心,开门通风,将玩教具清洗消毒,等待第一位家长和孩子的到来;下午四点,送走最后一位孩子后,将玩教具归位,打扫干净教室,锁好门窗。需要家访的时候,在12点准时出门,将玩教具和绘本带到村庄的深处…

 

    这是乡村养育师郑燕的工作日常,如果是夏天,上下班的时间会提前半个小时。这样的日常,郑燕已经度过了一千六百多天。闲下来的时候,郑燕喜欢养花养草,偶尔练练书法,也喜欢读书。她正在读迟子建的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额尔古纳河右岸》已经读了两遍。

 

    日子伴随着养育中心的人来人往一天天过去,像是秦岭山头撇下的一缕缕阳光,干净而纯粹。郑燕很满意目前的人生状态,她觉得自己也活成了一束光。“希望这束光,能够照耀更多的人,照耀更多欠发达山区的孩子们”,郑燕说。

 

 

孩子比挣钱更重要

 

图注:养育师郑燕与宝宝上亲子课程

 

郑燕是安康市宁陕县斜峪河村人,在成为一名专职养育师之前,她曾在安徽等地辗转务工多年,做过餐饮、干过服务员,尝试过很多工种,也吃了不少的苦。

那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古老的村庄和年轻的郑燕一样清苦,大量的劳动力流向经济更发达的东南省市。宁陕县政府公开数据显示,这个常住人口不足6万人的县城,外出务工人口便高达2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用身体的疲惫换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

郑燕是两万人中的一个分子,比起身体的疲累,她更难以忍受的是与孩子的两地隔绝。和绝大多数年轻的乡村家庭一样,她将儿子托付给公婆抚养,自己则努力给孩子打拼更好的物质条件。然而,爷爷奶奶的养育观念仍然停留在“吃饱穿暖不生病”的阶段,信奉“黄金棍下出好人”,当孩子犯错时更多的是给予责备与警告,而不是关心与疏导,孩子很容易变得敏感和内向。

常年的聚少离多,拉长了对孩子的思念,也放大了孩子发育的问题。郑燕渐渐地发现,儿子成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腼腆害羞、少言寡语,认知与语言发育都明显低于城市里的同龄儿童。

实际上,发育迟缓曾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的普遍现象,拔地而起的群山不仅迟滞了经济的起飞,也隔绝了人们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认知与想象。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专家团队,在长期调研后发现:我国中部、西北、西南农村地区0-3岁儿童身心综合发展迟缓率较高,其运动、语言、认知及社会情感四大能力的滞后风险远高于城市。

而生命早期的1000天,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机遇窗口期”,在该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儿童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儿童能力发展和健康成长。

郑燕不想错过儿子生长的“窗口期”,抱着“孩子比挣钱更重要”的信念回到了家乡。她尝试着对儿子进行干预,却感到力不从心。这位年轻的母亲并不比她的公婆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当时只知道要多让孩子听儿歌律动,就经常上网搜一些儿歌给他听”。

转机出现在2019年,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养育未来”项目公开招聘第二期养育师。“养育未来”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联合宁陕县政府及共同打造的公益项目,面向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免费的照护服务,旨在通过影响照养人的养育观念和行为,降低欠发达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滞后的风险,从2018年开始在宁陕县探索落地整县模式。

当时的郑燕已经是两位孩子的妈妈,在朋友圈看到第二期养育师招聘信息时,她并未过多关注,甚至觉得“那么多人报名,肯定没啥机会”。幸运的是,“养育未来”项目招聘的第一批养育师中,有一位郑燕的初中同学,在她的建议和鼓励下,郑燕决定去“试一试”。

2019年4月,经过笔试、面试和培训,郑燕正式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养育师。5年多来,郑燕累计服务了90多个家庭,帮助更多乡村孩子拥抱一段美好的人生开端。而在更大的一张图纸上,截止2024年9月,“养育未来”已在宁陕县开设19个养育中心服务点,累计为全县2967名婴幼儿和4884名照护人提供了科学的婴幼儿照护和家庭养育指导服务。

 

一个照护方圆十里的村庄

图注:养育师郑燕提供家访服务

 

华严村养育中心位于华严村村委会往东600米处,门前铺了绿油油的仿真草坪,门口的鞋架上摆着家长和孩子们换下来的鞋子,两扇对开的玻璃门镶嵌在香槟色的门框内,阳光照过去泛着亮晶晶的光芒,像是孩子们的眼睛。

养育中心并不大,只有80余平,郑燕是唯一的员工,却要照护方圆十里所有村庄的适龄婴幼儿。宁陕县政府和湖畔魔豆基金会约定,距离中心5公里以内的婴幼儿家庭,由家长带到中心集中参加早教活动;5公里以外的婴幼儿家庭,由养育师定期送教上门进行一对一家访指导,并将玩教具和绘本教材留给家长,下次家访时进行更换。

郑燕上门家访的最远一处,是距中心5公里外的渔湾村王光凤老人家里。王光凤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外打工,自己身体又不太好,不方便带着两个孙女到中心上课。郑燕便每周上门一次,将玩教具、绘本和照护知识送到老人家里。如今,王光凤的大孙女已经“毕业”,二孙女接着上。细心的郑燕发现,每次家访更换回来的绘本教材,都有反复使用的痕迹。

入户家访只是郑燕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她都待在养育中心。中心目前共有19个家庭在读,郑燕通过数字化管理给他们仔细地排了课程时间,并按照月龄给前来上课的孩子和家长准备对应的课程,每次来上课都是不一样的亲子课程内容,除此之外还能参加有趣的集体课程。郑燕也会不定期地筹备生日活动或节日活动,为完成了中心所有课程的家庭安排“毕业典礼”。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开展的项目评估表明,项目覆盖范围内的婴幼儿沟通、精细运动能力、早期综合发展水平等指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图表来自于2023《养育未来20年长期追踪研究项目》最新阶段性成果图表 )

 

郑燕不太懂这些图表和数字的寓意,她只是惊喜地发现,来中心上课的孩子和家长们都发生了清晰可见的改变。比如,有的孩子从孤僻变得爱说话、会分享了,有的家长也从一开始以吼娃和打娃为主的粗暴式育儿,学会了如何耐心地安抚孩子。

家长们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郑燕记得,华严村养育中心刚启动的时候,自己曾挨家挨户去招新,吃了很多的闭门羹。“家里有书,玩具也有,自己就能叫”“我儿子就是我带的,现在又带孙子,带了半辈子娃,还用你教我怎么带娃吗”是郑燕听过最多的拒辞。

现在,许多老一辈照养人都把郑燕当闺女看,爱拉着她聊天。那些从爷爷奶奶辈村民口中说出的“养育中心好,老师会教”“玩具又多,每节课的东西不一样”“娃娃听老师的”“你家娃多大了,该送去养育中心了”等句子,成为郑燕听过最动听的话。 

那一刻,郑燕觉得自己真的活成了一束光,过去的焦虑和不自信被一扫而尽,尽管可能只是一束微光,却也在勇敢而温柔地照亮一方。

 

让这束光照耀更多地方

 在养育中心工作一千六百多天后,郑燕至今仍记得自己面试时的情景,她是当天的最后一位候选人——在暮色四合中推开面试房间的大门,走进一片光亮的世界,她觉得自己一点也不紧张。

面试官笑着问她,如果一个孩子在街上突然不走了该怎么办?

郑燕说,她会蹲下来问清楚孩子的需求,看看他是想要吃什么或者买什么。面试官点评时认为她的做法“非常好”,因为孩子和成人之间存在着身高差,大人蹲下来跟孩子交流,会带给孩子“大人和我是平等的”认知。

郑燕想的却没有这么深远,她只是觉得“孩子小,我肯定蹲下去跟他讲话方便一些”。这种近乎本能的同理心,正是婴幼儿照护最宝贵的品质,后来成为了郑燕的工作信条。郑燕从不后悔成为一名乡村养育师,她觉得在进入“养育未来”项目前,她的人生可能有很多的选择,但真正成为一名养育师之后,“这个工作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过去的七年中,湖畔魔豆通过“养育未来”项目,致力于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三百多名像郑燕一样的乡村养育师与管理人员用自己发出的一束微光,逐渐照亮了更多需要帮助的土地。

2020年,“养育未来”项目因其在0-3岁儿童早期发展模式上的创新,荣获“2020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项目奖”(WISE Awards)。自2021年起,“养育未来”项目在贵州紫云县和广西环江县进一步探索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适应性。到了2023年,我们的深耕细作在农村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得到了认可,使得“养育未来”项目被收录于《全球减贫案例集》。同年,我们还在陕西省启动了“多方协同全省模式”的探索,汉中市的镇巴县和城固县成为了项目的新落点。

截至目前,“养育未来”项目已覆盖陕西宁陕县、清涧县、镇巴县及江西省寻乌县,贵州省紫云县,广西自治区环江县等6省9县/镇。郑燕相信,随着“养育未来”项目的扩大,将会有更多的山区孩子从中受益。

“希望养育未来项目越办越好,像一束光,能够照耀更多的人,照耀更多的欠发达山区的孩子们,照耀山村的每一个地方”,郑燕说。

 

图注:“养育未来”项目推广现状

 

 

 

创建时间:2024-12-21 23:55
首页    项目故事    村庄里的养育师:活成一束光